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压覆下,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自强不息精神,在负重爬坡、改革创新上,有不少可圈可点之举。
最后,调整部分矿产品资源税税额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在组织开展煤炭资源税相关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联合税务、国土等部门草拟煤炭资源税实施办法,待修改完善后将正式发布实施。
12月28日,记者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获悉,为理顺资源税税费关系,按照清费立税、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的原则,自治区财政厅将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作为今年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专门制定改革工作方案,推动资源税改革。同时,合理拟定自治区煤炭资源税税率煤炭经营是煤炭系统煤炭人的看好,中国是能源供需大国。煤炭经营的思路就是水涨船高。中国从南海到北国边防。
煤炭人,要从心里看好才是好。我们是不需要船到桥头,我们有能力在初起或者半途,让它顺风驶向。国有地方煤矿3076万吨,减产3818万吨,减少55.4%。
华中西南市场面临巨大冲击劣势煤企寻求退路在此背景下,其他产煤省份的煤炭企业则备受煎熬。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在四川发展水电减少煤炭需求,兰渝、兰成铁路建成通车以及大型煤企在川设立物流基地的三重挤压下,四川煤炭市场将遭受巨大冲击,那些煤质差、开采难度大、灾害重的小煤矿,建议应尽早思考退出之策。它不仅导致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挫,而且也挤压了川煤的市场份额。而优势企业的例证也可以从内蒙古的减产中可以找到线索。
就此,刘冬娜认为,内蒙古地区资源整合工作应继续进行,后期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姑且不论四川2014年的煤炭供给能力是否超过了15000万吨,但是很显然的是,多出的供应量均为外省煤炭入川。
以四川为例,根据公示的数据,四川省煤矿生产能力为6075万吨。山西都是国有大矿,产量是稳步增加。由此,处于劣势的煤炭企业除非积极转型,否则寻求退路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外省煤炭入川的份额中,其中有一部分即来自陕西。
从全国来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时隔半年,2014年11月,山西重返全国煤炭产量第一大省的消息同样也激发了山西欲挽回经济颓势、重回煤炭旧路的猜测。王旭峰还表示,陕西也是大煤企为主,产量也在稳步增长。据悉,四川煤矿总数约占全国15%,其中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占比超60%,位居全国第二。
但从披露的数据来看,2012年四川拟实现煤炭产量8100万吨,实际生产量6534万吨。不独四川如此,华中地区的煤企也面临巨大的冲击。
而根据《长江商报》近日的报道,四川省的年煤炭需求约为8000万吨左右,而2014年四川省煤炭供给能力则超过15000万吨,供给量接近需求量的2倍,由此导致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挫。根据西安铁路局的统计,2014年1~11月份,通过铁路入川的陕西煤炭达600多万吨,实现了陕西煤炭在西南市场的扩容增量。
也就是说,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企业的产量是增加的,它凸显了浓厚的产业分化的意味。尽管也在实行减产,但借助煤港路航的一体化优势,神华成为当之无愧的优势企业的代表。对四川煤企如此,对其他省区的劣势煤炭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政府不主动淘汰小煤矿,它也会在市场冲击下被迫自动退出。分析人士说,优势煤炭产地及优势煤炭企业将在市场中更加占据上风,新一轮的市场淘汰可能会更加激烈。尽管如此,乐观地看,减产毕竟也是既成事实。
陕西产量4.62亿吨,同比增长3.8%。不独四川如此,华中地区的煤企也面临巨大的冲击。
王旭峰还表示,陕西也是大煤企为主,产量也在稳步增长。在外省煤炭入川的份额中,其中有一部分即来自陕西。
内蒙古中小煤矿居多,产量的增速放缓了。显然,山西与内蒙古的煤炭产量首位之争夺战,还将继续。
显然,在超越与被超越之间,角力的正是对煤炭经济的倚重。山西煤炭产量超越的是内蒙古。山西都是国有大矿,产量是稳步增加。山西重返全国煤炭产量第一晋蒙煤炭经济博弈升级2014年第一季度,山西GDP增速5.5%、位列全国倒数第三的消息令各界惊呼山西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
由此,处于劣势的煤炭企业除非积极转型,否则寻求退路就成了当务之急。记者去年10月在陕西采访时,陕煤化集团杨照乾曾经表示,长期来看,煤炭市场必将迎来好转,且优势将向那些具有资源优势的产地和企业集中,即便是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下,他们也仍旧具有比较优势。
国有地方煤矿3076万吨,减产3818万吨,减少55.4%。以四川为例,根据公示的数据,四川省煤矿生产能力为6075万吨。
也就是说,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企业的产量是增加的,它凸显了浓厚的产业分化的意味。显然,三西正是具有优势的煤炭主产地。
姑且不论四川2014年的煤炭供给能力是否超过了15000万吨,但是很显然的是,多出的供应量均为外省煤炭入川。换而言之,与去年同期相比,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之外的其他省份,煤炭产量减少了7284万吨。但从披露的数据来看,2012年四川拟实现煤炭产量8100万吨,实际生产量6534万吨。这也就意味着,除去内蒙古的减产量,那么,包括晋陕在内的全国其他省区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783万吨。
它不仅导致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挫,而且也挤压了川煤的市场份额。煤炭分析师刘冬娜则追溯山西的煤炭产能积累与释放的过程,她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重组结束后,2013~2015年正值产能释放集中周期,2014年总产量在全国各省中再夺魁首可能性较大。
但是,减产背后的支撑数据却是: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75447万吨,增产6295万吨,增长9.1%。乡镇煤矿5189万吨,减产13460万吨,减少72.2%。
晋陕蒙三省区煤炭总量同比增加了84万吨。从2010~2013年,内蒙古的煤炭产量都位居全国第一。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业业矜矜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